2025年7月下旬,俄军对顿涅茨克地区的红军城发起总攻。 这座10万人口的城市绝非普通战场,作为乌军在顿巴斯防线的“心脏”,承担着乌东前线70%的物资转运任务,连接三条铁路干线和E-50战略公路。 当俄国防部在7月22日宣布完全控制该城时,前线的乌军旅长在卫星电话中声音沙哑:“我们的生命线被切断了,这里很快会变成地狱。” 俄军的胜利绝非偶然,他们采用了一套精准的“三步走”战术: 先用11万兵力在6月猛攻外围的季米特洛夫镇,迫使乌军分散防御,7月中旬派出精锐渗透小组潜入城区,利用乌军指挥混乱建立据点,最后发起内外夹击,创下单日40次冲锋的战场纪录。
短短数日,乌军第155旅1180名士兵伤亡,整条顿巴斯防线开始土崩瓦解。 当俄军兵临红军城下时,特朗普突然扔出一张“最后通牒”,要求普京在50天内签署停火协议,否则将面临“严重后果”。 然而两周后访问英国期间,他却戏剧性地将期限 砍到只剩10-12天 ,变脸速度之快让所有人愕然。
这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藏着精明的算计,一方面特朗普急于从欧洲战场抽身,把军队、资金和注意力全部转向亚太股票自己配资流程详解,应对台海等更紧迫的挑战。 另一方面,他绝不愿给普京足够时间完全消化红军城股票自己配资流程详解,若让俄军稳稳掌控这一战略枢纽,普京在谈判桌上必然狮子大开口,索要更多领土承认和制裁解除。 如今战场上的乌军官兵成了政治博弈的牺牲品,在波克罗夫斯克的血腥巷战中,乌军步兵常常以两人小队对抗俄军十多人的突击组,如同绝望的困兽。
更荒诞的是后勤困境,由于补给线被俄军炮火封锁,乌军竟在主干道铺设渔网,士兵们像穿越雷区般从网眼间隙爬行,然而俄军无人机装上钩爪,轻松扯破渔网,引导炮火覆盖暴露的车队。 深陷绝境的泽连斯基开始病急乱投医,他一面宣布“弹道导弹研发接近完成”,威胁直接打击俄本土,一面对95个“支持俄罗斯军工”的实体实施制裁,其中 53家是中国企业 。 当被要求提供证据时,乌官员仅苍白辩解“俄武器60%零件来自中国”,这种毫无数据支撑的指控,就连西方媒体都不敢造势。
红军城陷落后,卢甘斯克武装力量立即宣布“完全独立,并遵守入俄公投结果”,俄军通过新建的“新俄罗斯公路”,将顿巴斯600亿吨煤炭和马里乌波尔粗钢产能转化为战争机器。 当泽连斯基在基辅签署第16次战时状态延期令时,街头抗议者高举“要面包不要炮弹”的标语,甚至出现逃兵身影。 特朗普的10天通牒进入倒计时,但和平仍是镜花水月。
普京需要战争维持国内战时经济运转,军工复合体已成GDP支柱,停战意味着 百万军工工人失业 和士兵返乡可能引发的动荡。 而乌克兰若承认领土丧失,泽连斯基政权将立即崩溃。
乌克兰在前线和外交上面临双重困境,乌军在顿巴斯战场上资源匮乏,补给线受俄军炮火和无人机威胁,部队长期缺乏新兵补充,前线士兵以小规模单位对抗俄军突击队。 而乌军依赖无人机运送物资,甚至在主干道设置临时屏障以应对俄军攻击,但这些措施难以抵挡俄军的持续压力。 信息来源: 上观新闻2025.07.30《深度|只给普京10天!特朗普动真格了?》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.07.30《视频丨俄称使用伊斯坎德尔导弹打击乌军驻地近200人伤亡》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